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王永利:纪录片《钢铁脊梁》讲述中国钢铁故事,书写中国工业奇迹

2021-12-13 10:18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
纪录片《钢铁脊梁》
讲述中国钢铁故事,书写中国工业奇迹
王永利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联合制作的六集大型工业纪录片《钢铁脊梁》每集45分钟,分别为《钢铁志气》、《钢铁纵横》、《钢铁之翼》、《钢连万家》、《钢魂铁志》、《钢铸未来》,11月29日至12月4日每天19:45分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通过讲述中国钢铁的精彩故事,记录下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工业之路上,砥砺前行的时光足迹,铭记工业报国的初心,赓续自强不息的精神,充分呈现短短几十年,中国完成了人类钢铁工业史上从未有过的跨越,铸就起中国由弱到强的基石。
  (一)全景立体呈现中国钢铁工业奇迹,彰显共和国钢铁工业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时,人均钢产量不够打一把菜刀。今天,中国的粗钢产量已经连续25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钢铁建立起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钢铁生产体系。中国钢铁产品品种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所需钢材的自给自足,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
  从超强“海工钢”到高强“汽车钢”,从高端“核电钢”到“高温合金”、“钛合金”……钢铁力量,托举起一个强大中国。我国生产的部分钢材品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制造”提供了坚实的原材料基础。如攀钢研发出时速350公里百米高速钢轨;本钢、攀钢研发出2000兆帕最高强度等级汽车钢全球首发;鞍钢研发出690兆帕级高性能桥梁钢和航母用钢;中国宝武研发出的X120管线钢和自主开发的0.18毫米规格060等级(B18R060)极低铁损取向硅钢新品实现全球首发,为目前世界上损耗最低的取向硅钢;中信泰富、中国宝武宝钢研发出R6系泊链钢,填补世界空白;太钢研发出手撕钢和笔尖钢;马钢研发出时速350公里高速车轮;河钢舞钢研发出高技术含量大单重临氢铬钼钢,填补国际空白。
  我国钢铁工业自主设计、制造、工程建设和掌握运用新技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如大高炉、转炉技术实现了对韩国、日本、美国等几十个国家的出口,自主设计和建设的鞍钢鲅鱼圈、首钢京唐、宝钢湛江和山钢日照钢铁基地已在大海之滨拔地而起,一代代钢铁人接续奋斗,绘就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钢铁画卷。
  从引进、吸收、创新,到集成创新、自主创新,中国钢铁技术装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跻身世界钢铁工业设计和设备制造、施工建设综合能力最强国家行列。
  高质量发展和治理污染取得成效,在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绿色制造、环境经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钢铁工业的资源环境载荷不断降低,产业的环境友好性明显增强。离“超低排放、超净排放”的目标越来越近。今天的中国钢铁工业,又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下,展开新的战场,更绿色、更低碳、更高效。
  (二)生动讲述钢铁人攻坚克难故事,展现最美劳动者创造和奉献的风采。
  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鞍钢“高炉卫士”孟泰,到国企改革“邯钢经验”的创造者、一代又一代钢铁劳模,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用伟大的劳模精神,引领百万钢铁大军,铸就了我国钢铁工业的辉煌。钢铁行业始终传承和发扬的劳模精神无疑是铸就钢铁辉煌的制胜法宝。
  该片从新中国第一块桥梁钢的故事讲起,鞍钢人钟翔飞回忆了当年建设南京长江大桥亟需“16锰”桥梁钢,鞍钢接到任务后,带着光荣的国家使命,鞍钢全体员工日夜兼程,在当时有限的技术装备条件下,攻克难题,终于研发出“16锰”桥梁钢。鞍钢人生产出6.6万吨优质桥梁钢,一举铸就了举世瞩目的南京长江大桥。
  无缝石油套管,国家急需的战略物资,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管加工厂李刚开始自学,笔记本写满了整整6大本,他不仅掌握了“洋设备”的使用方法,还在之后的设备国产化改造中挑起大梁。关键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1994年1月,天津大无缝自主制造的第一根石油套管,在中原油田下井。结束了无缝石油套管被外国“卡脖子”历史。
  硅钢,在全球的钢铁行业里边,是封锁最严密的一项技术。百炼成钢,一片合格的取向硅钢,至少需要经过一千多个工艺节点。任何一处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中国宝武股份硅钢事业部技术总监李国保率领团队攻克了这一难关,应用在变压器上面的话,全国的变压器的耗能一年可以节约大概一个三峡的发电量,所以社会效益是非常大的。
  “手撕钢”这种新兴领域急需的基础材料。中国宝武太钢精密带钢公司在无数次试验失败之后,终于生产出0.015毫米,一个新的世界纪录诞生!带头人王天翔激动地说:“我们‘手撕钢’团队秉持李双良同志艰苦奋斗、一心为公的企业主人翁精神,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在塞尔维亚,停火多年的塞钢2号高炉要恢复生产,宋嗣海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终于让濒临报废的2号高炉重新生产出塞尔维亚急需的建设用钢材,2019年河钢集团塞钢管理团队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塞钢也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一带一路”以及中国和中东欧合作的样板工程,向世界贡献了发展钢铁产业的“中国方案”。
  实施超低排放、打赢蓝天保卫战,中国钢铁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广东第一大岛——东海岛,正矗立起一座中国最先进的千万吨钢铁基地。低碳、绿色、高效,这种美丽的小鸟——栗喉蜂虎鸟,濒危物种也在这个钢城安了家。说明这里的环保非常达标。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宝武给自己定下的任务。
  进入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成为钢铁人的信念、坚守。中国钢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三)画面美轮美奂,炫目呈现钢铁工业视觉奇观,用“两脚泥”拍出了中国钢铁美。
  摄制组历时一年,行程12多万公里,走遍全国52个省区市,采访了139人物,记录下众多珍贵的历史瞬间。为了充分展现钢铁的力量感、生命感,摄制组大量使用了航拍、高速摄影、穿梭机等手段;全片还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素材,那一段段难忘的集体回忆,融进了时代的跃迁,国家的成就,人们的幸福。
  首先,该片打破传统科技叙事节奏慢的窠臼。特别是穿梭机的使用,用富有极强冲击力的镜头,穿越到像雄安高楼、大兴国际机场等宏伟的钢铁建筑结构内部,让观众在惊险刺激中,体验到科技的力量,体验到钢铁的宏伟和结构的精妙。节奏快的镜头转换,炫目的镜头和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十分强烈。
  其次,揭秘性强。如核电站需要的690U型管,2007年外国人断言,中国在10年之内不可能生产出690U型管。7家国内知名的科研机构、院校共同研发,100多道生产工序的技术难题一一破解。2008年中国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张立红带领团队,就标准化批量生产了出来,为中国钢铁人争气!
  再其次,穷极视听之美,是该纪录片创作的一大特色。工业题材相对枯燥,必须要用匠心设计来达到“好看并震撼”的效果。故事化叙述+镜头冲击力强,让每个镜头都震撼,让每个故事都落在有趣的看点上,如1968年12月,南京大桥全面通车。当80辆坦克、60辆各型汽车通过时,桥面纹丝不动,60万群众亲眼目睹了这一盛况。又如,最新式的155毫米口径火炮,使用的是第二代厚壁火炮钢,强度是一代的1.5倍。炮钢强度越高,炮管可以承受的膛压越高,火炮的射程和威力也越大。然后引出北满特钢自主制造3000吨水压机的故事。
  节目还通过动画、特效等多种手段,打破圈层,跨圈层传播,多维度落地。在电视端、短视频端、微博端、微信端等等收割流量,话题数亿。口碑极佳,收视率创新高。
  《钢铁脊梁》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倾力打造的纪录片项目,以专业水准,匠心的精良制作,打造出讲述钢铁工业飞跃发展和钢铁人牢记初心使命勇于奉献的精品故事,表现了新时代钢铁人昂扬的人生姿态以及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成为值得典藏的国家相册。
作者简介
  王永利,央视高级编辑,国家广电总局“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百优理论人才”称号获得者。获文学奖若干,出版书籍14本,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大地》《杏花飘香》《不再孤独》、双语散文集《逆流而上》、双语诗歌集《和谐之歌——献给人类生存伙伴》并获得2013贺岁书大奖,在国外出版了几部英语书籍。散文《国旗的故事》获得世界华语征文大赛最佳提名奖。2009年《中华诗词报》“十大诗人”之一。

  • OA系统
  • 企业邮局
用户名:
密 码: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建言献策 | 企业邮局 | 联系我们
行政管理部:0913-5182286 党群工作部:0913-5182082 品牌营销部:0913-5182135
  
版权所有 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2024 陕ICP备05004228号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