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艺术园地 感悟

梦回焦炉

2018-07-18 11:42    来源:    作者:储运中心 郭铁萌

恋旧的人,通常爱回忆的都是某段固定时间的事情,大概是那时候发生的事对他的影响很大,甚至促进了他人格的养成吧。每次乘车自北门而下无意识的总是看着那一片场地,这一片原来是一座焦炉,有四大车、有煤仓、有运输走廊、有粉碎机、有筛分机……毕竟那段记忆就是“我”的一部分。

印象最深刻的是刚参加工作时焦化厂领导对我们新工的训导:“这一炉火,就是火种,燃烧了几十年,支撑了龙钢二次上马;这一炉火燃烧起了龙钢人生生不息的激情;这一炉火冶炼出了龙钢人攻坚克难,无所畏惧的精神”。每次回想来这段话心情总是激荡豪迈,这一炉火不仅记录了先辈们创业奋斗的历程,也将无往而不胜,不被困难吓倒的奋斗精神传承下来。

“扒焦”,那个年代里我们冶炼焦炭的人都经历过的事。遇到推焦车将焦炭从碳化室里推不出来时,扒焦便开始上演。我们先将衣服用水浸湿,戴上防护面罩,每次四五个人抬起一头有耙子的铁杆子,站在一千多度高温的炭化室口,用耙子将火红的焦炭一粒一粒扒拉出来,站在最前端靠近炭化室炉口掌舵的一般都是资深扒焦高手,他不仅能够准确判断先扒拉那一块,还能用我们心心相通的号子来协调大家动作的一致。扒拉出一堆,用拦焦车挡住炭化室炉口的灼热,大家一拥而上争分夺秒地用铁锨将地上的火红火红的焦炭铲走,接着换几个人继续往上冲……每扒一次焦过后的一两天,我们的胳膊、脖子会揭起一层薄薄的透明的皮。老师傅打趣地说,这就是蜕变,你们年轻人会在这一次次的蜕变中变得坚韧,变得成熟,当你们肩上能抗起责任时,这座焦炉就交到你们手里。

“加煤”,大头皮鞋的故事。每次听到韩晓演唱的“大头皮鞋”就有点自豪地想起我那双底子加了几层的翻毛大头鞋。焦炉作业上有烈日下有炽热的炉面,穿普通的劳保鞋在炉顶作业时间久了鞋底就会变形融化,炼焦人的劳保鞋都加上了好几层用运输带做的底子。那个年代里设备备件并没有现在这样充盈,也许一个小部件就可能等上好几天,但我们有自己的“笨”办法,从没有耽误过一炉焦炭的生产。加煤车故障是常有的事,大家人力推着加煤车在炉面上来回跑,头脑里经常有这样一幅画面。“烈日下炼焦人弓背推着加煤车,汗水顺着下巴流淌,一双厚重坚实的大头鞋向后蹬着炉面,一步一步向前”。

“独创”,办法总是逼出来。冶炼焦炭过程中原料的输送及产品的输出都是靠输送皮带来完成。当时在全国通用的皮带接口连接方法是“打卡子”连接法,这不仅需要一套专用设备,卡子也是非常昂贵的,而且打过卡子的皮带接口没有柔软性,使用中存在跑偏,卡扣挂扯皮带的现象时有发生。

过惯穷日子的炼焦人坚信一定有办法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先用废旧的输送带做实验进行接口粘接,经过多次实验,终于独创出一种“分层交叉榫卯粘接法”,用这种方法粘接的输送带几乎看不到接口痕迹,抗拉性,稳固性,柔软性堪称完美,而且与之前打个接口卡子成万元的成本相比,这种方法只需要几百元的成本。

“新生”,2009年9月,随着最后一炉焦炭从炭化室缓缓推出,这一把燃烧了几十年的炉火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公司创建绿色钢城的宏伟蓝图,昔日的焦炉化为平地。几百名炼焦人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工作岗位,他们大多学了一身炼焦技艺,日积月累的炼焦经验一时没了用武之地。但是这座焦炉冶炼出的那种责任、坚韧、担当的人格魅力犹存;冶炼出来的那种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用于探索的精神犹在。

如今那一座焦炉的原址上建成了一个绿色园林,一个绿树成荫、花园式厂区正在绽放。那一群炼焦人也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他们中有劳模,有优秀共产党人;有走上领导岗位卓越的带头人,也有业务精湛的工匠传奇……。梦中的那座焦炉,感谢人生路上和你一起走过的岁月!

  • OA系统
  • 企业邮局
用户名:
密 码: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建言献策 | 企业邮局 | 联系我们
行政管理部:0913-5182286 党群工作部:0913-5182082 品牌营销部:0913-5182135
  
版权所有 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2024 陕ICP备05004228号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